经验分享:利用python搜索植物
前情提要:作为一名前生竞生,我的研究性学习还没完成,到了Deadline的前一天......最终我从平板中提取到了这些图片:最终我要把图片重命名成这样:于是我得一个个去百度每种植物属于啥科,再一个个重命名,但是有几十张图片,非常的繁琐。这种重复的工作自然是交给python啦!但是百度的反爬措施是众所周知的细致,所以这里采用必应搜索,然后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如果搜索不到的就自动打开网页让用户自己查找结
前情提要:作为一名前生竞生,我的研究性学习还没完成,到了Deadline的前一天......最终我从平板中提取到了这些图片:最终我要把图片重命名成这样:于是我得一个个去百度每种植物属于啥科,再一个个重命名,但是有几十张图片,非常的繁琐。这种重复的工作自然是交给python啦!但是百度的反爬措施是众所周知的细致,所以这里采用必应搜索,然后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如果搜索不到的就自动打开网页让用户自己查找结
我曾经写过很多文字,不算文章的那种。但每每翻阅起都只觉尴尬,不免想删除却又不舍得,只能放在私密的QQ空间或是文档中吃灰,久了再去看,竟觉得十分遥远。比如和第一任分手时写下的doc文档,当时似乎有一种“早有预谋的大仇得报”之解脱感,知道她会难过却从未理解其苦楚。现在我可以说不被对方认可的痛苦几乎是毁灭性的,但当时我只知道:终于结束了。文档中的字里行间都是为了自己辩护,以受害者的姿态“痛苦”的书写道别
funcs = [] for i in range(10): funcs.append(lambda: print(i)) funcs[2]()这段代码的运行结果是9。个人猜想生成lambda函数的时候“i”变量的指针被传入其中,而i变量又随着for循环的迭代而变化,因此最后生成的函数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内存地址不同,运行结果相同)。但实际上我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整个过程(绝对
也许还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你已经长大了。的确,当时我想,自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理解什么是思考,能用现有的知识判断对与错,那为何我不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呢?那一天是我第一次准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过自此到初中我都没有再意识到这一点了,可以说,那一刻是我的某一个巅峰。初中的时候,我又告诉自己:你已经长大了。的确,当时我想,比起小学,我终于意识到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社会,什么是未来。我
近两日来扭成一团的情绪似乎少了很多。但是我突然害怕这种莫名的悲伤情绪的消失,这种感觉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我曾怀疑是不是我的精神出了问题。今天突然明悟,这种害怕是对漠然的害怕,害怕未来的我对过去的嘲弄神情,害怕父亲口中:长大以后回头看,这些事情都是再小不过的。正如我现在看初中的我——那么,用怎样的绳索能不加伤害的串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