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全世界人民大多数都住“别墅”。

就不提美加澳了。隔壁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得多的日本,居然六成以上人口住独门独栋的“一户建”(如果算别墅的话),自己的房子想怎么设计怎么设计。人口密度更高的韩国大部分也是市区独栋。就连土地极度紧缺的新加坡,也是遍地独栋住宅。

全民高层住宅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下图是东京俯瞰卫星图,除了画红圈处有一些高层写字楼和住宅楼外,其余全是独栋“一户建”。

img

一望无际的一户建住宅区

放大看:

img

img

有人说一户建都在郊区?下图是Google地图随便选了菊坂街的一户建街景,导航到市中心丸之内-东京火车站不到4公里。

img

韩国首尔市中心也全是独栋民宅:

img

首尔卫星图,除了红圈处有几个公寓楼,其他全是独栋住宅

img

首尔独栋住区,面积巨大

新加坡人口密度全球第二,高达每平方公里8698人,是中国60倍,却也遍地独栋住宅:

img

虽然组屋小区很多,但独栋区面积更大,红色屋顶的区域都是

放大看:

img

新加坡独栋住宅

更不用说美国了。美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美国人住独立House。住公寓楼的大多是临时人口、移民和有色人种。下图是洛杉矶,除了中心CBD几栋高层写字楼以外,摊开去一望无际的全是House,蔚为壮观。

img

洛杉矶,除了CBD几栋高楼,全是house

放大看:

img

这个题目“为什么美国人都喜欢住郊区别墅”不太准确,其实市中心也是别墅。

img

house遍布区域大的吓人

再看欧洲,还是遍地独栋:

img

苏黎世

再看我大沈阳:

img

印刷电路般精密,全是高层住宅小区

img

高层住宅,占地面积巨大的封闭小区

img

这么多高层,30年后怎么更新?


有人说为了粮食安全,只能住高层。别逗了!现有35亿亩农地,其中20.2亿亩耕地。按一套别墅占地半亩也就是333平方米计算,一亿亩可以建2亿套300平方米的别墅,可以居住8到10亿人

用掉一亿亩耕地还有19.2亿亩耕地。然后造10万公里的铁路,如果三分之一用耕田,按路基宽度6米计算那么用掉2亿平方米即0.003亿亩耕地。公路按铁路的50倍计算那么用掉0.15亿亩耕地。到此为止耕地还有19亿亩。

按此计算完全可以不要审批、敞开供应,也不担心耕地减少到18亿亩!

(插一句,真的需要18亿亩吗?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可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像美国那样搞科技型、规模化农业才是关键)

现在中国城镇住宅总面积260亿平方,占用土地才0.15亿亩,是国土面积的0.1%,为什么会这么低,学香港捂地不放保房价?

实际上现在农村大部分人都进城务工了,撂荒土地多达3亿亩,粮食却还在增产。另外袁隆平那个盐碱地水稻技术已经成熟了,假设从30亿亩盐碱地里开发5亿亩,这样加起来,耕地是远远过剩的。还没算中国天量浪费的工业用地……

再者,我们的人口不到全球的19%,却盖了全球80%的大棚,生产了全球51%的猪肉、67%的大宗蔬菜、70%的淡水养殖产品,造成污染和地下水超采,真有必要吗?

img

农业污染

我们是世界上第一化肥大国、第一农药大国、第一除草剂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农业污染大国。根据国务院公布的面源污染普查,农业已经成了全国面源污染最大的行业,远超城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放眼望去,中国哪个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乡镇,不是高层遍地?真有人住吗?

img

农地里直接起高楼

有人说私有土地影响基建。这些问题都是过去时了,政府只要在郊区规划大片私有民宅住宅区即可,不会影响基建。日韩土地私有,不也新干线高铁遍地吗?

而且,大规模提供住宅土地,会降低土地价格,反而有利于基建。

其实一切的阻力来自于土地财政,也就是过去三十年地方政府主要靠卖地收入,来完成各种投资(分税制造成的历史问题)。这种模式在目前已经过时了。现在高层住宅房市已经疲软。土地财政是个兴奋剂,阶段性使用是权宜之计,上瘾了就坏了。

住在高层建筑里,你的活动空间极度受限,影响生活质量、影响创新、影响生育率、影响消费。最终造成经济萧条。

img

img

贵阳花果园小区

哺乳动物都有领地意识,越高级的动物领地意识越强。人最开始在原始社会是不允许别的猿类进入自己所在的山洞的,会将外来的原人杀死。几万年来,上至皇帝下至卑贱农夫,都是拥有自己的土地的,无论大小。
没有了领地,而且长期生活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空中,在某种集体主义主导下、久而久之人类变成了丧失自我意识的异化肉蘑,慢慢疯掉。

img

而美国那种大house里,有阁楼可以放的下你的藏书、滑雪板和钓鱼竿,可以把地下室装修成乐队排练室而不会担心打扰到邻居,有车库可以让你搞搞手工、搞创业、搞创新,甚至开启你的个人创业工作室,有花园草坪让你孩子可以满地打滚活动戏耍,养三五个孩子都不在话下。

img

地下室、上两层,多个屋子可以让你搞搞收藏,无形中增加很多家具、电器的需求,以及各种精神生活的追求。生命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而不仅仅是上班+加班+挤地铁+睡觉。

img

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00美元,美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2万美元以上,是我们的6倍以上

美国很多大公司最初就是在自家车库开始创业的,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惠普和谷歌等公司。许多其他知名的非科技企业也可以追溯到类似类型的蜘蛛出没的棚屋,包括美泰(Mattel)和哈雷戴维森(Harley Davidson)等公司。

img

这种独栋区,绝不是由房地产开发商统一建设的,而是划好地块,政府规定了容积率、以及景观等必要设计要求,每栋都由中产阶级自己设计,找那种小型建设设计公司来设计,保证建筑的多样化、而且互相会有竞争,进入良性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这样也不用政府花钱来搞拆迁了,省了巨额税收,也让城市更多样化更美丽。

img

日本一户建自主设计建造,满足个性化需求,培养居民意识,保证中小建设设计所生存,丰富城市景观

而不是像国内那种失去了个性、失去审美的连片开发、复制粘贴的住宅楼。

img

整齐划一,毫无个性,城市景观丑陋

而且小尺度、窄街道、密路网的布局,能增加毛细血管路,让城市更通透,让城市大部分区域向市民开放,增进行人步行友好度,缓解城市拥堵、增加商业氛围,让市民有地方逛街,城市内涵更丰富多样。

img

小尺度街区、窄马路密路网

img

小街区更通透,窄街道商业氛围更好

“宽街无闹市”。国内大规模小区形成“宽马路、大街区”城市形态,大地块形成城市“肠梗阻”,出门就是茫然宽阔的大街,路边没有店铺,过马路得一路小跑,只能去商场而没有街道可逛,无生活趣味可言。

img

img

60年代欧洲流行一阵高层住宅模式,后来发现物业难以维系、治安恶化,近年来纷纷拆除

说一个很多人会反对的事实:中国没有大城市。北京人口和东京不相上下,但是建成区面积非常之小,几乎只有东京的五分之一。

img

同一比例尺:北京建成区(六环)面积和东京相比其实非常小

而北京的四环边上,至今仍有大批荒地、村落,呈现出城乡结合地的面貌,令人吃惊。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

原因是:由于土地是政府招牌挂按盘出让,出于稳房价等因素考虑,每年供地指标有限,而不是自由流通,因此城市土地开发是严格按照政府节奏来的。这导致土地开发进度其实很慢。土地也没有得到好好利用

img

北京四环至今仍有大片荒地

可以这么说,中国房地产行业根本还没有起步,和其他行业比,还处于幼稚早期阶段,离真正的充分竞争充分市场化还远的很。房地产一级市场还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它所提供的产品,和人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差距甚大。

查看原文